姚恒璐|《岁寒三友》,第一二胡组曲
姚恒璐
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0年获英国利兹大学(Leeds University)音乐学院作曲专业音乐硕士学位(MMus),1994年获作曲专业哲学博士学位(PhD),为该院首位。自1990年以来创作音乐作品百余首(部),在国内一些重要的音乐刊物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百余篇。
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二十余年,先后教授本科、硕士学位的作曲专业课及硕士、博士学位的音乐分析课。其著作《二十世纪作曲技法分析》《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音乐技法综合分析教程—作曲技术理论综合课程》《作曲的基础训练》《乐海探象:姚恒璐音乐学术论文选》等,已经被中央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等列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指定参考书目。创作的音乐作品涉及室内乐、钢琴、管弦乐、交响曲、民族器乐和艺术歌曲等领域。2000年获选国家教育部第二批艺术类学科“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音乐类唯一入选人);2009年起,任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分析学会副会长。
已出版的音乐作品:
(1)《升华:姚恒璐音乐作品典藏》CD,2009年版;
(2)《原始的音迹:姚恒璐钢琴音乐作品选》CD+曲谱,2010年版;
(3)《姚恒璐抒情歌曲选》CD,2013年版;
(4)《穿越五声:姚恒璐独奏、二重奏音乐作品选》,2014年版;
(5)《钢琴组曲:十二生肖》2015版;
(6)《十五首圣诗合唱曲》2015年版;
(7)《无词韵:姚恒璐室内乐作品选》(手稿版,20世纪90年代的创作回顾),2016年版;
(8)《华夏民族的的‘小宇宙’》—中国童谣钢琴小品24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7年11月第一版;
(9)《童心集》,为青少年而作的钢琴作品,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7年11月第一版;
(10) 作品总谱出版第一交响曲《升华》、为大型管弦乐而作《虹》,弹拨乐器合奏《一枝花》、阮族合奏《落盘珠》、胡琴合奏《跋涉》,山东友谊出版社,2019年12月。
青
松
翠
竹
腊
梅
姚
第
一
二
胡
组
曲
中国音乐、美术以“线条”取胜,这是多数国人认可的独特艺术品格。无论是旋律音调,还是在和声语言的处理当中,线性思维总是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与西方音乐多声部构成的不同。尤其在特定的语境和人文环境中,中国音乐总是要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多声部表达方式,避免那种以西方功能和声套用在中国音乐中的和声作法,避免听起来那种音乐格调似有的格格不入之感。这部二胡组曲就是在线性思维和声的运用中进行的有益探索。
寓意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松、竹、梅这三种植物因而得名“岁寒三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岁寒:乃比喻浊世,严峻的外部环境并不能改变其本质。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同时岁寒三友还是中国画的常见题材,三者为浊世之中的清高之物:青松、翠竹、寒梅。乐曲也以此为据而命名。中国古典文学中也将这三种植物赋予雅称:松柏寒盟、竹报平安、梅花驿路。
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 松树是国人最为崇拜的象征性品格。雅乐与清乐交替出现的旋律,表达出两种基本的情绪:坚毅与乐观。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在自由节拍的引导下,表现出性格豪放、潇洒无比的气度。
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7/8节拍的律动也体现出梅花以曲折为美的反叛之路。“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三乐章的组曲力求再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形而上”的高雅审美真谛”以及从视觉到听觉的“线性思维”的转化过程。其本身就具有的“文人性格”题材,更加深刻地展示出二胡这件民族乐器,走出世俗的低谷,表达含蓄的美感意境,在音高与音色的双重作用当中,体现出高雅的气质、不凡的谈吐,特别是在面对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坚韧和挺拔。
演奏家简介
林感(中国歌剧舞剧院二胡独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二胡表演硕士学位),钢琴伴奏:杨丽娜(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艺术指导专业硕士学位);
叶强(中国戏曲学院附中二胡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二胡表演专业硕士学位),钢琴伴奏:于泊洋(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钢琴表演专业硕士学位)。
来源:文以载道 乐以载学
更多精彩
分享
点赞
在看